关于月山寺合法合规用地事宜的公示

时间:2021-06-29

一、月山寺森林康养基地介绍

月山寺森林康养基地位于博爱县城西北5公里处的太行山南麓,与华北地区最大的铁路编组站月山火车站紧邻,面积10.5平方千米,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栽植林。基地内以人工种植的柏树为主,峰峰岭岭,郁郁葱葱,遮天蔽日,植被良好,森林覆盖率达90%以上,环境健康优越,负氧离子含量高,周边无大气、水体、土壤、噪音、农药、辐射等污染,是游览观光、休闲康养的好去处。

基地由博爱县林业局、文物局、宗教局等部门齐抓共管,联合保护。目前,出台有《月山寺文物保护方案》、《月山寺森林防火预案》、《月山寺旅游高峰期应急预案》,由月山寺风景名胜区负责实施。日常工作中,相关部门组织人员每周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,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建立安全台帐,层层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,由于措施得力,未发生过破坏森林资源案件或森林灾害事故。

明月山城——月山寺,千年古刹。为山僧空相禅师于金正隆三年(1158)所建,原名清风庵,金大定二年(1162)世宗完颜雍敕为大明禅院,明永乐三年(1405)曾敕修扩建,明天顺二年(1458),英宗朱祁镇敕改为明月山宝光寺,后因该寺建在风景秀丽的明月山上,故亦称月山寺或明月寺、大明寺。

月山寺历史上曾与白马寺、少林寺、相国寺并称为中原四大名寺,为豫北地区最大的佛教活动场所。并是中华三大拳之一“八极拳”的发源地,明清两代为该寺鼎盛期,时有房舍千余间,僧众数百人,四季香火兴盛、八方名人荟萃,元仁宗爱黎拔力八达,在未即帝位之前,曾两次奉其母驾临明月山大明禅院;明英宗朱祁镇亦曾奉母到月山寺拈香礼佛;清乾隆十五年,高宗帝奉太后并率皇后圣驾巡幸月山寺,御笔亲赐匾额、楹联、吟诗作赋,盛赞此间山水之灵秀。在此之前后,历代朝廷重臣或文人雅士到明月山游览并题诗作赋,刻碑立石者无以胜计。1942年,月山寺毁于日寇的战火洗劫,变为废墟。

1998年博爱县委、县政府为保护性开发,兴办旅游事业,作出了全面修复月山寺的决定,于当年11月动工,2000年3月首期工程竣工,如今之明月山城,茂林修竹、碧水蓝天,翠柏环古寺,渠水绕山流。且暮鼓晨钟,瑞气祥云,春赏景、夏纳凉、秋赏红叶、冬观雪景。四季香火不断,终年游客如织,既不失当年之神韵,更具时代之风采。旧貌新颜,美不胜收。斯如古人所云:“明月留真境”,“溪暖石生烟”。

二、旅游区位交通

月山寺紧邻博爱县城,距焦作市20余公里、山西晋城60余公里、郑州市100公里,遒路交通便利;周边与青天河、云台山、皇城相府等知名景区相距不远,若能进一步开发,可形成虹吸效应,吸引更多游客前来。未来几年,随着太焦高铁和焦济洛城际铁路的建成通车,博爱县旅游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,潜在客源十分可观。

三、文化内涵介绍

根据文献记载,历史上,月山寺作为中原名寺,有四大显著特点:

1、风景优美,胜景荟萃。明月山峰峦起伏,翠柏遍山,亭台楼阁高低错落,历史上有八大景、七小景、四大奇观等景致。历代文人墨客、乃至帝王常来此观光朝圣,留下不少诗词、碑记。据清乾隆年间《重修大殿挑角檐头碑记》载“明月山敕赐宝光寺,居太行之阳,四山环抱,翠柏森然,乃中州之胜地,实覃怀之古刹也”。乾隆本人也曾光临月山寺,作有“金山行影几千秋,方锁高峰水自流,美景一时观不尽,天缘有份再来游”一诗,盛赞其美景。

2、八极拳发源地,八极拳亦称“月山八极拳”,是由月山寺第二代住持苍公所创,迄今已有800余年历史,与太极拳齐名,是中国传统武术阳刚一派的代表,素有“文有太极安天下,武有八极定乾坤”之说,具有很强的实战价值及重要的历史价值、文化价值,被誉为中国传统武术“活化石”。现已列入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”。

3、藏经多而全。元、明两代,月山寺以藏经多、所涉内容广而远近闻名。明代学者李濂在其《明月山记》载:“迩余之游天坛也,见御赐道藏经兹游明月,则又见御赐佛藏经……读道藏于天坛,读佛藏于明月。”

4、广结善缘,香火旺盛。月山寺自创建以来,历代僧人广结善缘,以多种形式救苦救难,如兴办义学和武校,招纳贫寒子弟学佛、习文或学武;在寺内开展义诊,凡来寺求佛许愿者,有病即施医舍药等。故深得信众赞誉,香火旺盛,经久不衰。

明代学者李濂在其《明月山记》开篇道:“太行之阳,丹水之东有山焉,日明月山,盖太行之支峰也。有寺岿然在山之半者,日明月寺也。”“所谓明月山者,多指东有凤鸣山,西有麒麟山,至南端两山相连;北有当阳峰,又将北端两山相连在一起。此四山环抱,中间形成一个狭长的山坳,状似一弯新月,明月山因之得名。”(《中原名刹——月山寺》,璩以江著)

四、合法合规用地证明,基地规模证明,安全生产证明